受疫情影响,至今绝大多数省市仍然没有全面复课,中小学全面复课预测要到4月中下旬了。虽然高三初三优先复课,但与往年相比,已经失去了足足2个月的备考时间。疫情对高考备考的影响是客观的,也是明显的,产生了普遍的焦虑情绪,很多考生家长也公开呼吁延迟高考。因此,有必要延迟高考,积极回应这种呼吁与需求,给考生与学校尽可能多的常态下的备考时间,让更多考生在高考这个决定“命运”的考试中,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。
并且,对于今年新高考落地第一年的几个省市来说,这一推迟决定显得尤为必要。
当然,有一部分人对此有不同看法,认为疫情对大家的影响都是一样的,况且,高考录取实际上是分数位次的录取,并非绝对分数的录取,换句话说,居家备考对大多数人是公平的,没有必要延迟。但是,对于高考这样一个高厉害关系的考试,我们必须给与最全面的考虑,而不能简单从技术角度做出判断。
疫情对备考的影响客观存在,家长与考生的焦虑情绪也客观存在,怎么办?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讲技术因素了。同时,我们也需要关注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:几乎可以肯定的是,今年考生的分数必然不如往年(本质上不会影响录取的公平公正),很容易产生群体性社会“归因”现象,即考生与家长把考试结果不理想更容易归因于疫情,归因于备考不充分,而不是自我的努力。一旦出现这种现象,很容易积聚民怨,产生严重的舆情事件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,最大程度缓释这种焦虑。
更重要的是,考试推迟一个月,并不会对其他工作造成负面影响,何乐不为?17年前,高考一直是在7月举行,后来只是因为考虑到7月高温的影响才提前至6月,并非不可行。